今天,是腊月二十三,也是诸夏大地的小年,外面又下了雪,妙成凤他们没有去鹿泉寺,而是在帝师总坛练武戏闹。金帝师看见他们玩的开心,就在这雪地里给他们讲了《妙法西域记》的第十九记,这一记是关于“轮回”以及“此岸”和“彼岸”的论述,具体如下:
记得有一日我问上师:即说佛性于有无之间圆满自在,唯妙觉明,如此觉照之性,自知之明,湛明常住。那么此觉照的了别性怎么分辨那个业识是我的?那个是他的呢?
上师回答:你见到一个东西,如果你说是你的,那么你就会妄立“不是他的”这样一个知见,所以当你认此佛体是你的时候,你必然也会有“此佛体是不是他的”这样一个疑问。其实,“我”的建立,是众生不明白佛体自照之性而妄说我能。故知,世间一切识障,皆菩提自性,自照见己而已。
我问上师:如果只是无上菩提照性了别,实无“我他”之分别,那么说我有我“前生来世”,他有他“前生来世”的说法就不成立了?更何况还有此岸和彼岸的说法呢?
上师回答:世间之相,因众生不同的明了觉知而有差别,这明了之性何有不同呢?无上菩提,于虚明中自在,怎么会是你的或者是我的呢?这里我不讲空明,是因为虚明强调它在一切物相中自在,物事等相,看着实,真相虚,就如同芦苇,实处无性有相,空处无相有性。空明会让人们误以为菩提脱离物相而本空自在。故没有什么“空”的妙心让你执取,你若不执一切所明之境,无上菩提,于你的明了之性而自在还原。故《楞严经》里有言,执心不起,即诸佛菩萨真三摩地。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彼岸,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此岸。也就是说,执一切相为真有,就是此岸,妄立生死。看破而不执一切相,就是彼岸,随顺菩提妙明之觉性,累劫即眼前,眼前照累劫,即离生死。故说彼岸就在此岸中。若有人执彼岸可去,真有为法。
我问上师:如此说来,真实佛体,如如不动,唯妙觉明而幻一切,实为无上菩提自在妙明。那为什么会有转世投胎的说法呢?
上师回答:即说众生转世投胎,也没说具有特定标记的你转世投胎吧?世间一切皆一佛累劫发明呈现,世间人及一切生命,实佛体性觉妙明而开六根。众生不明此佛体道存真实不虚,故有妄认,一部分人明白这些觉明,就妄认这些识种是自己,有一部分人明白那些觉明,就妄认那些识种为自己,故世人所说自己前世今生,皆此佛体累劫中展现的相而已,被一部分人妄认同分,叫同分妄见,比如看月。被一人分,叫别业妄见,比如同一个苹果有人说甜,有人说酸。若有人证入佛知见的如来法性后,当知一切众生,无一不是我。亦全部非是我,皆是无量众生共业促成的影相而已。
上师继续说道:无上菩提,本觉妙明真心,人人自有,不动不失,众生迷“我”,故说我明白。然众生所说明白,已经遗忘菩提妙明本身,而是依据识心妄立,一人认识明白,为一人见妄,名别业妄见。一众认识明白,为一众见妄,名同分妄见。执此识心,而后就遗失了这如来本觉妙明圆心。
我回复道:我诚信是佛在照见,即见即现佛真,然而众生为何现真有别?
上师回答:你要知道佛没有固定的形态,因人识心测弄而成种种形态,这就如同一个苹果,你咬一口说是甜的,我咬一口说是酸的,道理亦然。
我问上师:如是这般,生命不息,我就不灭,处处都是我,那我也出不了这轮回了呀?
上师回答:如果处处没有“我”,你还能不能出离轮回?
我回答道:妙哉,我本是佛,不妄认乱领即是出离,不住一切色声香味触法即真,非离一切相法就是真。不取一法,不离一法,为如来妙法真修行处。
上师回答:没错!当你真正领悟“我”的本质,就是见到了真理;而那些困扰你的障碍,其实也源于对“我”的误解,看透这些障碍,佛性自然显现。佛性就在我们对万事万物的明了觉知中,看似存在轮回,本质上不过是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错误认知与执着。谁执着于虚幻的“我”,谁就会承受由此带来的种种结果。所以只要当下愿意学习佛法、领悟佛理,就能跳出这看似复杂的生死循环,获得真正的解脱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