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读完以后,屋内陷入了一阵静谧。妙成龙双手交叠于膝上,眼神中透着思索后的清明,率先打破沉默:“原来我们总在‘我’与‘他’的共业中打转,才生出这许多烦恼。今日这番讲解,倒像是给我心里点了盏灯,往后遇事,得学着放下这‘我执’。”
妙成凤轻轻颔首,目光柔和而坚定:“上师所言‘心为缘聚缘散之根本’,让我想起过往与人争执,总执着于对错是非,如今想来,不过是被‘识障’牵着走。若能勘破这虚妄,烦恼自然无处落脚。”
盛施圆摩挲着手中念珠,长叹一声:“以前总觉得因果轮回遥远又复杂,现在明白,业报就在当下一念之间。就像上师说的,不被无明欺骗,不被妄念左右,才是解脱之道。”
魏子涵则面露恍然之色:“关于‘心’与‘念’的讲解,真是醍醐灌顶!原来我们日常的焦虑、纠结,都源于错把虚妄当真实。往后做事,无论是求道还是入世,都要在‘心念’的方向上多下功夫。”
金帝师微微而笑,目光扫过众人,缓缓道:“佛法不在经卷文字里,不在遥远的彼岸,就在你们此刻的领悟中。莫把今日所得当作知识记在脑中,要化作观照自心的明镜。”窗外寒风掠过,屋内暖意融融,这场关于“心”与“识”的探讨,恰似新春的第一缕晨光,为众人拨开了云雾,照见了修行路上的方向。
学习结束,金帝师颔首示意众人起身,檐角残雪簌簌落下,恰似禅意纷扬。一行人沿着覆满薄霜的石阶蜿蜒而下,山雾在脚边缭绕,恍若踏云而行。不多时,便抵达隐于松林间的鹿泉学堂,红墙灰瓦在冬日暖阳下更显古朴。
推开雕花木门,学堂内笔墨气息扑面而来。金帝师示意众人围坐于长案旁,铺开泛黄的宣纸,蘸墨挥毫写下“佛道相融”四字,笔锋苍劲有力。“新春将至,万物待新,今年我们便要在这道学根基上,融入佛学智慧。”他目光如炬,扫过众人期待的面庞,“佛法的空性与道学的无为,本就殊途同归,皆是探寻生命真谛的法门。”
妙成龙摊开空白的教学大纲,若有所思道:“可否从基础入手?将佛学的‘四谛’‘八正道’与道学的‘道法自然’‘阴阳平衡’对照讲解,让学子们先领悟两者内核的相通之处。”
妙成凤轻抚案上的《道德经》,补充道:“在修身课程里,可结合佛学的‘禅定’与道学的‘内丹修炼’,引导学生通过内观,体悟身心合一之境。”
盛施圆翻开佛经,目光落在“慈悲喜舍”四字上,提议:“道学讲‘上善若水’,佛学倡‘普度众生’,明年的德行课,不妨将两者结合,教导学生以悲悯之心处世,以包容之态待人。”
魏子涵则在一旁认真记录,点头道:“或许还能设计实践课程,比如让学生们参与寺庙法会与道观斋醮,亲身感受佛道文化的仪式之美,在实践中加深理解。”
金帝师听后抚掌而笑,提笔在大纲上落下重重一笔:“好!就依你们所言。佛道相融,不是简单拼凑,而是要让智慧如清泉,浸润每一位学子的心田。”窗外腊梅暗香浮动,屋内众人热火朝天地讨论着,新一年的教学蓝图,就在这思维碰撞中徐徐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