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(1 / 2)

话说申侯呈上奏表之后,有人在镐京打探消息,得知幽王任命虢公为将领,不日就要率领军队讨伐申国,便连夜快马奔回,向申侯报告了这个消息。申侯听闻后,大为震惊,说道:“我们国家兵力弱小,怎么能抵挡得住天子的军队呢?” 大夫吕章进言献策:“天子无道,废黜嫡子,改立庶子,忠良之士纷纷离去,百姓们也都心怀怨恨,如今他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。现在西戎兵力强盛,又与申国接壤,主公您赶紧给戎主写信,向他们借兵攻打镐京,以解救王后,并且一定要让天子把王位传给原来的太子,这可是如同伊尹、周公辅佐朝政般的伟大事业啊。俗话说:‘先发制人,机不可失。’” 申侯觉得吕章的话很有道理,点头说道:“此言甚是。”

于是,申侯准备了一车金银绸缎,派人带着书信前往犬戎借兵,并承诺在攻破镐京之后,府库里的金银财宝任凭他们搬取。戎主看了书信后,说道:“中原的天子失去了民心,申侯作为国舅,召我去讨伐无道之君,扶持东宫太子上位,这正合我意。” 随即派遣了一万五千名戎兵,分为三队,任命孛丁为右先锋,满也速为左先锋,自己亲自率领中军。一时间,枪刀林立,遮天蔽日,申侯也出动了本国的军队作为协助,浩浩荡荡地朝着镐京进发。他们出其不意,将王城团团围住,水泄不通。

幽王得知变故后,大惊失色,说道:“机密之事没有严守,灾祸却先降临了。我的军队还未出征,戎兵却先行动了,这可如何是好?” 虢石父赶忙上奏说:“大王赶紧派人到骊山点燃烽火,诸侯的救兵必定会赶来,到时候内外夹攻,一定能取得胜利。” 幽王听从了他的建议,派人前去点燃烽火。然而,诸侯的军队却没有一兵一卒前来救援。这是因为之前幽王烽火戏诸侯,诸侯们此时又以为是幽王在欺骗他们,所以都没有起兵。

幽王见救兵迟迟不到,而犬戎日夜不停地攻城,便对石父说:“贼兵的势力还不清楚强弱,你先去试探一下。我会挑选强壮勇猛的士兵,作为你的后援。” 虢公原本就不是善于作战的将领,此时也只能勉强接受命令,率领着二百辆兵车,打开城门冲了出去。

申侯在阵前看到石父出城,便指着他对戎主说:“这个就是欺君误国的奸臣,千万不能让他跑了。” 戎主听后,问道:“谁能为我将他擒获?” 孛丁上前说道:“小将愿意前往。” 说着,他舞动大刀,拍马直取石父。两人交手不到十个回合,石父就被孛丁一刀斩于车下。戎主和满也速趁机一同杀向前去,喊杀声震天,一路冲进城中。他们见房屋就放火,见人就举刀砍杀,就连申侯也阻止不了,只能任由他们胡作非为,城中顿时大乱。

幽王还没来得及检阅军队,就见形势不妙,赶忙用小车载着褒姒和伯服,打开后宰门出逃。司徒郑伯友从后面追赶上来,大声喊道:“大王不要惊慌,臣会保护您的安全。” 他们出了北门,一路朝着骊山逃去。途中又遇到尹球,尹球报告说:“犬戎正在焚烧宫殿,抢掠库藏,祭公已经死在乱军之中了。” 幽王听后,吓得心胆俱裂。郑伯友再次下令点燃烽火,烽烟直冲云霄,但救兵依旧没有到来。

犬戎的军队追到骊山脚下,将骊宫团团围住,口中大喊:“不要让昏君跑了!” 幽王和褒姒吓得抱作一团,相对哭泣。郑伯友进言说:“事情已经十分危急了!臣愿意拼上性命保护大王,杀出重围,前往臣的封国,再图谋日后的复兴。” 幽王懊悔地说:“朕不听叔父的劝告,才落得如此下场。朕今日夫妻父子的性命,都托付给叔父了。”

当下,郑伯派人到骊宫前放了一把火,以此迷惑戎兵。自己则带着幽王从宫后冲了出去。郑伯手持长矛,在前面开路。尹球保护着褒后母子,紧紧跟在幽王身后。没走多远,就有犬戎的士兵拦住了去路,为首的是小将古里赤。郑伯见状,咬牙大怒,立刻迎上去与他交战。没打几个回合,郑伯就一矛将古里赤刺于马下。犬戎的士兵见郑伯如此勇猛,一时间惊慌逃窜。

大约走了半里路,背后又传来喊杀声,先锋孛丁率领大队人马追了上来。郑伯让尹球保护幽王先行,自己则留下来断后,一边战斗一边撤退。然而,犬戎的铁骑从侧面横冲过来,将他们的队伍冲成了两截。郑伯被困在核心,却毫无惧色,他手中的长矛神出鬼没,只要挡在前面的敌人,无一不被刺中。犬戎主见状,下令四面放箭,箭如雨下,不分敌我。可怜这位贤能的诸侯,最终死在了万箭之下。

左先锋满也速很快就掳获了幽王的车驾。犬戎主看到车上之人穿着衮袍玉带,知道是幽王,就在车中一刀将他砍死,同时也杀死了伯服。因为褒姒美貌,犬戎主饶了她一命,用轻便的车子将她载走,带回毡帐中取乐。尹球躲在车箱里,也被戎兵搜出斩杀。

统计幽王在位共十一年。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卖山桑木弓和箕草箭袋的男子,他在清水河边拾取了妖女(这个妖女就是褒姒),后来妖女蛊惑君心,欺凌嫡母,最终害得幽王身亡国破。昔日童谣里所说的 “月将升,日将没;檿孤箕箙,实亡周国”,此时一一应验,看来天数早在宣王时期就已经注定了。东屏先生有诗叹曰:“多方图笑掖庭中,烽火光摇粉黛红。自绝诸侯犹似可,忍教国祚丧羌戎。” 陇西居士也有咏史诗道:“骊山一笑犬戎嗔,弧矢童谣已验真。十八年来犹报应,挽回造化是何人?” 还有一首绝句,专门说尹球等人没有一个善终,可作为奸臣的警示:“巧话谗言媚暗君,满图富贵百年身。一朝骈首同诛戮,落得千秋骂佞臣。” 另外还有一首绝句,赞颂郑伯友的忠诚:“石父捐躯尹氏亡,郑桓今日死勤王。三人总为周家死,白骨风前那个香?”

且说申侯在城中,看到宫中起火,急忙率领本国的军队入宫,一路扑灭大火。他先将申后从冷宫中救了出来。然后巡视到琼台,却不见幽王和褒姒的踪迹。有人指点说:“他们已经出了北门逃走了。” 申侯料想他们是逃到骊山去了,便急忙追赶。在路上正好遇到戎主,两车相遇,彼此问候了一番。当申侯听说昏君已经被杀,大惊失色,说道:“我当初的本意只是想纠正天子的过错,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。后世那些对君主不忠的人,一定会拿我当作借口啊!” 于是,他急忙让人收殓幽王的尸体,按照礼仪将其安葬。戎主却笑着说:“国舅这就是妇人之仁啊!”

申侯回到京师后,安排了筵席款待戎主。库中的宝玉被搬取一空,他又收集了十车金银绸缎作为礼物,希望戎主能满足而归。然而,戎主却把杀死幽王这件事,当作是自己的盖世奇功,他的人马盘踞在京城,整天饮酒作乐,丝毫没有回国的打算。百姓们都把怨恨归到了申侯身上。申侯无可奈何,只得写了三封密信,派人分别送到三路诸侯那里,约他们前来救援周室。这三路诸侯分别是北路的晋侯姬仇,东路的卫侯姬和,西路的秦君嬴开。同时,申侯又派人到郑国,将郑伯战死的消息告诉世子掘突,让他起兵复仇。暂且按下这些不表。

单说世子掘突,当时年仅二十三岁,身高八尺,英俊坚毅,非同常人。他一听说父亲战死,悲痛愤怒不已,立刻身着素袍,系着白色的腰带,率领三百辆兵车,日夜兼程地赶来。早有探子将消息报告给犬戎主,犬戎主预先做好了准备。

掘突一到,便想要立刻进兵。公子成劝谏道:“我们的军队日夜兼程,十分疲劳,还没有得到休息,应该深挖战壕,加固营垒,等诸侯的军队集结完毕,再一同进攻。这才是万全之策。” 掘突却说道:“君父之仇,不共戴天,按照礼仪,此时不应考虑自身安危而退兵。况且犬戎此时志骄意满,我们以精锐之师攻击懈怠之敌,必定战无不胜。如果等待诸侯的军队集结,岂不会让军心懈怠?” 于是,他指挥军队直逼城下。

城上偃旗息鼓,毫无动静。掘突大骂:“犬羊之贼,为何不敢出城决一死战?” 城上依旧没有人回应。掘突下令左右准备攻城。忽然,丛林深处传来一阵巨大的锣声,一支军队从后面杀了出来。原来是犬戎主事先设下的埋伏。掘突大惊,慌忙挺枪迎战。这时,城上的巨锣声再次响起,城门大开,又有一支军队杀了出来。掘突前有孛丁,后有满也速,两面夹攻,抵挡不住,只得大败而逃。戎兵追赶了三十多里才返回。

掘突收拾残兵,对公子成说:“我不听你的劝告,才导致这次失利。现在该怎么办呢?” 公子成说:“这里离濮阳不远,卫侯老成持重,经验丰富,我们何不去投奔他?郑卫两国合兵,或许可以实现复仇的心愿。” 掘突听从了他的建议,吩咐军队朝着濮阳方向前进。

大约走了两天,前方尘土飞扬,只见无数兵车如城墙般涌来。中间坐着一位诸侯,身着锦袍,腰束金带,面容苍老,白发飘飘,颇有神仙之态。这位诸侯正是卫武公姬和,此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。掘突停下车子,高声喊道:“我是郑世子掘突。犬戎侵犯京师,我的父亲战死沙场;我的军队又战败了,特地来向您求救。” 武公拱手回答:“世子放心。我已经倾尽全国之力前来救援周室,听说秦国和晋国的军队不久也会赶到。还怕什么犬戎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