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确了行业监管政策加强,必须进行大规模整改后,林瑶和苏墨清楚地意识到,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,而这无疑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。
苏墨紧皱眉头,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,手中的笔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。“瑶瑶,这资金缺口太大了,购置新设备、员工培训,还有研发部门的投入,每一项都要钱。咱们好不容易才缓解了资金压力,这下又得陷入困境。”林瑶坐在办公桌前,看着财务报表上有限的数字,心中也是忧虑万分,但她还是强打精神说道:“不管怎么样,我们都得想办法。先看看能不能从其他非关键项目上挪点资金过来,解一下燃眉之急。”
于是,林瑶和苏墨迅速与各部门负责人再次开会,商讨资金的重新分配。财务部门的李静在会上一脸无奈地说:“林总,苏总,目前公司的资金状况本就不宽裕,其他项目也都是维持在最低限度的运作,能挪出来的资金非常有限。就算勉强挪一部分,也只是杯水车薪。”生产部门的张宇也附和道:“是啊,而且购置新设备迫在眉睫,不然生产流程整改根本无法推进,这可是关乎公司能否达标的关键。”
林瑶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这样吧,我们先列出整改所需的紧急资金项目,按照轻重缓急排序。对于那些可以稍微延缓的开支,先往后放一放。同时,销售部门加大回款力度,争取多回笼一些资金。”销售部门的王强点头应道:“林总,我们会尽力的,但现在市场竞争激烈,客户那边回款周期也长,难度不小。像咱们最大的客户之一,恒昌公司,他们之前就因为市场环境问题,回款已经延迟了两次,这次再催,恐怕不太容易。”
尽管困难重重,大家还是决定全力以赴。林瑶和苏墨亲自带头,削减了公司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开支,比如减少办公用品的采购数量、降低办公区域的水电费标准等。他们还与供应商协商,希望能延长货款支付期限,以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整改。然而,供应商们也有自己的难处,大多数只同意了短暂的延期,效果并不理想。
在人力投入方面,各个部门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生产部门为了确保新设备到位后能够顺利运行,张宇组织员工进行了高强度的培训。培训讲师由技术骨干李明担任,李明在公司工作多年,技术精湛,但此次培训任务艰巨,他白天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,晚上还要备课、授课,十分辛苦。员工们也不轻松,白天在车间忙碌,晚上还要学习新的生产规范和设备操作方法,很多人都疲惫不堪,但为了公司的未来,都咬牙坚持着。年轻员工小赵,为了尽快掌握新设备操作,主动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,留在车间反复练习,手上都磨出了水泡。
研发部门在赵刚的带领下,日夜钻研如何在满足新行业标准的前提下,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。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,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。有一次,为了找到一种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新型原材料,研发团队连续一周都泡在实验室里,饿了就吃泡面,困了就轮流在实验室的休息区打个盹。团队成员中,有一位叫林晓的女工程师,她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烫伤了手,但简单处理伤口后,又马上投入到工作中。她说:“现在是公司的关键时期,我不能掉链子。”
与此同时,市场部门的王强带着团队四处奔波,与客户沟通解释公司因整改可能导致的产品供应问题。他们承诺会尽最大努力缩短影响时间,并提供更优质的售后服务,以争取客户的理解和支持。然而,还是有一些客户因为担心供应不稳定,减少了订单量,这让公司的销售额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。王强的团队成员小李,在拜访一位重要客户时,客户直接表示如果供应问题不能尽快解决,将考虑更换合作对象。小李在客户公司门口等了整整一上午,终于再次见到客户,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诚恳沟通,才让客户稍微缓和了态度,承诺再观察一段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