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 李昭罢黜南匈奴单于新局开,吕布高顺共誓盟,李文忠魂耀四方(1 / 2)

李昭携带李氏族人到了太原郡后,先是招揽了贾诩,并彻底理清了自己将在并州发展思路后。

李昭就准备继续北上马邑城了。

此时,马邑城聚集了大量汉军军队以及城外大兵压境的鲜卑人。

乃至马邑城,还关系着南匈奴、乌桓两族的态度。

李昭并州未来后续的发展,马邑城还真是关键的一环。

李昭倒是也想在太原郡大刀阔斧一番,比如先收拢良田万顷。

但是,李昭发现他现在对太原下手都难。

为何?

因为,李昭手中并没有掌控绝对的兵力,实力。

作为抵御异族的前沿重镇,常常打仗,太原的世家如王氏、郭氏、温氏哪一家手中没有数千私兵?

而且,太原肥沃良田,土地早就被这些太原本土世家豪强给瓜分完了。

因此,李昭就算是想收良田万顷,才刚至太原,也不可能立即做到,他需要先把马邑的局势给平下来,然后,再召集人马。

手中有兵了,再对这些世家、豪强重新谈谈土地划分问题。

当然,贾诩的建议,李昭也听进去了。

那就是并州的外族占据了并州大量的郡县,只要把这些外族赶出去,清理出去,把对方占据的郡县给抢回来。

李氏可以占据的土地,仍然是极其庞大的。

那么多无主之地,乃至整个河套平原,甚至顶一百个世家豪族的土地都不在话下。

所以,李昭还是感觉,他现在最先做的,还是先推动李氏进行在并州的谋划。

如,他可以把那植入了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英魂的须卜雄先给扶持起来。

李氏可以与须卜雄达成战略合作。

李氏助其筹措军队,武器、装备,助须卜雄尽快吞并南匈奴一族,然后带兵杀向鲜卑、乌桓。

如此甚至可达到李氏不必废一兵一卒,便可以清空并州外族的目的。

当然,李昭还发现了,他自己不仅缺兵马,还缺很多文臣,乃至要助须卜雄,他还缺武将。

如李紧,他都给对方配了一个李定国。

这须卜雄,李昭也是给予重望,他希望对方能够吞并草原诸族,一统浩瀚的草原,成为李氏在草原的代言人。

那么,他肯定要给须卜雄配备几个能征善战的大将。

现在是缺这,缺那,缺缺缺!

……

晋阳城外。

甄逸、李阳、李伟等一众人给李昭送行。

“阳弟,你在太原与上党两郡大量招收青壮,记住,不限数量,但是宁缺毋滥,要那种有强军底子的。”

李昭对李阳沉声交代说道。

李氏仅仅只有两千多私兵。这显然太少了。

因此,李氏到太原,第一件事就应该是募兵。

李阳听到李昭的话,顿时拱手道:“家主放心,此事交在阳身上。”

李昭点了点头,又看向李伟,道:

“伟弟,你负责李氏兵器坊的武器打造,所需要的铁石、钱财、青壮,若是不够,便去找甄家主,甄家主会全权配合你,本侯只有一个要求,兵器、铠甲多多益善,精益求精!”

李昭又对负责李氏兵器坊的李伟交代道。

这次从洛阳北上太原之前,李昭便从洛阳挖了十数名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,连家眷都给带着了。因为,李氏拥有极大的权利,尤其是要自行募兵抵挡异族,不能缺少兵器、铠甲,因此,刘宏在能工巧匠上给予了支持,这在李昭看来就是巨大的财富。

因为有了这些皇家能工巧匠,只要再传授他之前抽取的唐朝中期那个铁匠的理论,很可能就可以打造出真正的唐刀。就算是短时间依旧达不到精品唐刀的质量,但那也会比环首刀质量会更好一些。

李伟听到李昭的话,顿时拱手道:

“家主放心,伟定全力打造武器。”

一旁甄逸也忙道:“侯爷放心,甄家全力配合!”

“辛苦了!你们都回去吧!”

“出发!”

李昭招呼一声,身后贾诩以及三十名披坚执锐的虎贲骑兵立即跟上。

他被晋爵武睿侯,增食邑至三千户时,还被赐于赤帻玄甲、旌节一具,虎贲三十人,以昭卫汉之勋。

这三十名虎贲骑,还是李昭亲自挑选,不仅威风凛凛,还有一战之力,就连家眷都到了太原城。

“驾驾~”

伴随着一阵大地震动与烟尘,李昭、贾诩以及三十名虎贲骑北上马邑城而去。

……

马邑城,此时,北城门外数十里范围,聚集了大量的鲜卑骑兵。

除却距离马邑城门近处,有不下五千鲜卑骑兵警惕着城中汉军,后方的鲜卑骑兵也是非常散漫,安营扎寨,甚至还随军携带了大量的牛、羊放牧。

鲜卑人并没有强攻马邑城,似乎在等待着什么,等待的正是南匈奴、乌桓两族背弃大汉,结盟南下侵袭大汉的回应。

当然,或者可以准确的说,并州一路的两万鲜卑骑兵被汉军给阻隔在了马邑城以北了。

纵然鲜卑人想要从并州南下,也只有突破马邑城才行。

马邑地处雁门郡的咽喉位置,控制着阴山南麓通往太原的主要通道,是草原势力南下的必经之路。

马邑周边多山地(如恒山、吕梁山余脉),鲜卑骑兵若强行绕行,需穿越崎岖地形或选择更偏远的路径,行动速度和补给能力将大幅下降。

汉军以步骑混合为主,依托马邑城池和工事可有效阻击游牧骑兵。马邑守军充足(如数千至万人),并储备粮草、箭矢,鲜卑兵马其实短期内难以攻破。

这也是鲜卑骑兵从草原浩浩荡荡南下,到达马邑城外已经十天了,尝试过几次攻城,发现城中汉军足有数千,便停了下来,听到消息大汉内部有起义,有反贼杀到了大汉帝都城下了。鲜卑人就开始派出使者前往南匈奴与乌桓两族,游说两族反叛大汉,共同破城。

马邑城墙上李辰、李猛、张修、张懿、丁原、吕布、高顺、少年张辽等一众人扶着女墙,眺望北面的鲜卑人。

并州刺史张懿忍不住忧心道:

“看来这鲜卑人真的是想等到南匈奴、乌桓两族的回应再进攻。若是南匈奴、乌桓真的反叛大汉,那并州怕是危险了。”

李辰听着张懿忧心的话,安抚说道:

“洛阳已经有新消息传来了,反贼王紧已经被朝廷打退了,南匈奴、乌桓两族未必就敢反。另外,吾兄长也北上并州了,应该已经到了太原了。”

李辰的话,让本来正忧心的张懿、张修、丁原听到李昭北上,眼中皆是一亮。

李昭在洛阳城表现出犹如项羽之勇的一战,他们同样也都听说了,他们都明白李昭是可以如项羽一般冲锋陷阵的绝世武将,到了并州,势必会增大己方胜率。因此,对于李昭的即将到来,不论是张懿、张修、丁原都是振奋、开心的。

张懿、张修、丁原三人对李昭以卫将军,使持节、都督并州诸军事,领护北疆诸胡中郎将、行并州刺史事的反应与态度是不一样的。

张懿这个原来的并州刺史总体上来是欣慰的,因为,李昭来并州了,他也接到了朝廷的召令,是入洛阳担任执金吾,总的来说,他这是从地方边疆,进入洛阳做京官了,还是实权。

而且,李昭这个武力强大的将领接手有异族侵袭的并州。

这就让张懿感觉到比较放心了。

可以说,李昭到来并州,倒是让他仕途进步了,同样也对的起并州百姓。

因此,并州刺史张懿是比较期待的。

而张修,则是纯纯心里羡慕,当初他可是与李昭一同领兵进攻中部鲜卑,而今,李昭回了一趟洛阳,竟然成为了驸马,还成为了卫将军,再回来并州更是直接成为并州军事、政治与监察一把手,妥妥封疆大吏。

不过,羡慕归羡慕,张修还是比较希望李昭回来的。

因为,他可以给李昭搞好关系啊,让李昭帮他走走皇后的关系啊,他也可以升迁一下。毕竟,如今李昭在洛阳可是红人,是皇后的人。

至于现在任武猛从事的丁原,对于李昭的到来,也是有期待的。

他现在还不是并州刺史,而且并州刺史的下手,李氏又表现出前途无量,丁原还希望能够攀附李氏的。

“卫将军若至并州,马邑城定然固若金汤。”

张懿捋着胡须,赞道。

闻言一旁的张修、丁原无不点头附和。

倒是在丁原身后身材高大、英武挺拔的吕布听着李昭之名,眼中露出了战意。

“报~”

“报镇西将军,好消息,卫将军到了,已经到南城门了!”

就在众人话音刚落下,便有一名士卒快速奔来,拱手大声禀报道。

“什么?大兄到了!”

李猛一听李昭竟然到了,顿时惊喜了起来。

周围人无不震动。

李辰脸上露出了浓郁的笑容,说道:

“大兄来的真快,看来也是关心马邑局势,既然卫将军到了,我等当亲自迎接。”

“是极,武睿侯到了,我等当一同迎接!”

张修立即附和笑道。

一众人当即前往南城门迎接李昭。

众人一阵寒暄,李昭一行人这才入城中。

李昭一番洗漱后,便带着贾诩召集众人议事。

马邑县长府,议事大厅内。

李昭坐在主位上。

李辰、李猛、张修、张懿、丁原、吕布、高顺、魏续、侯成、宋宪、秦宜禄、少年张辽等一众人聚集于大厅内。

李昭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,当看到年轻,才十七八岁的秦宜禄,李昭眉头却是一挑。

看到秦宜禄,他倒是想到了汉末三国中一个绝世倾城的美人。

不过,李昭很快就收回了目光,看向众人,直言道:

“南匈奴还是没有派遣军队前来助阵吗?”

在李昭记得自己数月前回洛阳时,朝廷就派遣并州郡兵以及南匈奴军助阵马邑城。

但是,他并没有在马邑城中见到南匈奴骑兵。

听着李昭问话,李辰立即回道:

“回卫将军,南匈奴一开始是答应出三千骑兵助阵的。并且,在鲜卑骑兵压境时,南匈奴的骑兵都从各个部落集结完了。”

“只是,这个时候,大汉突然传出有反贼叛乱围攻洛阳的消息,再加上鲜卑人接触南匈奴,欲拉拢南匈奴反叛大汉。很多南匈奴部落都感觉是时候脱离大汉了,因此,南匈奴骑兵一直没有没到。”

李猛也是冷哼道:“这南匈奴依附我大汉很久了,我大汉对其不薄,平时就多有侵袭大汉边郡,他们这次若是敢反叛大汉,猛以后定饶不了这南匈奴!”

李昭听着李辰的解释,又听到李猛的话,顿时明白此时南匈奴还应该真是处于一种纠结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