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诗说道:“百岁光阴像流水般匆匆逝去,一生的事业如同水上泡沫般虚幻。昨日脸上还似桃花般红润,今日头上却已飘起雪花。白蚁争斗的场景不过是虚幻,子规悲切的叫声让人想要回头。自古以来,暗中行善能延长寿命,真心为善不求怜悯,上天自然会周全。”
话说唐太宗跟着崔判官和朱太尉,摆脱了那些冤家债主后,向前走了许久,来到了 “六道轮回” 的地方。只见那腾云驾雾的人身披霞帔,接受符箓的人腰挂金鱼,僧尼道俗、走兽飞禽、魑魅魍魉,都纷纷朝着轮回之处奔去,各自进入相应的道中。唐王问道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 判官说:“陛下要明心见性,一定要记住,并传给阳间的人知晓。这就是所谓的六道轮回:行善的人升化为仙道,尽忠的人超生到贵道,行孝的人再生到福道,公平的人还生到人道,积德的人转生到富道,恶毒的人则沉沦到鬼道。” 唐王听了,点头感叹道:“善哉,真是善哉!做善事果然没有灾祸!常存善心,善道自然大开。千万别起恶念,也不要太刁钻乖张。别说没有报应,神鬼自有安排。” 判官送唐王一直到超生贵道门,向唐王拜别道:“陛下啊,这里就是您还阳的地方,小判就此告回,让朱太尉再送您一程。” 唐王谢道:“有劳先生远道相送。” 判官说:“陛下回到阳间,千万要举办一场水陆大会,超度那些无主的冤魂,可别忘了。要是阴司里没有抱怨之声,阳间才能享受太平。凡是不好的地方,都可以一一改正,普遍告知世人行善,这样定能让您的后代绵延不绝,江山永固。” 唐王一一答应,辞别了崔判官,跟着朱太尉走进门来。太尉见门里有一匹海骝马,鞍韂都已备好,急忙请唐王上马,自己在左右扶持。马跑得像箭一样快,很快就到了渭水河边。只见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腾跳跃。唐王见了满心欢喜,拉住马缰绳,贪恋地看着,舍不得离开。太尉说:“陛下,快赶路吧,趁早趁着时辰进城去。” 唐王只顾着看鱼,不肯往前走,太尉一把抓住他的脚,高声喊道:“还不走,等什么!”“扑” 的一声,将唐王朝着渭河推了下去,唐王就这样脱离了阴司,径直回到了阳世。
再说唐朝朝堂上,有徐茂功、秦叔宝、胡敬德、段志贤、马三宝、程咬金、高士廉、虞世南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萧瑀、傅奕、张道源、张士衡、王珪等两班文武官员,都护卫着东宫太子以及皇后、嫔妃、宫娥、侍长,在白虎殿上举哀。同时,他们商议着要发布哀诏,通告天下,准备扶持太子登基。这时,魏征在一旁说道:“各位暂且停下,不行!不行!如果惊动了州县,恐怕会生出意外。再等一天吧,我们的君主必定会还魂归来。” 水难收,人一旦去世就无法复生,你怎么还说这种虚妄之言,扰乱人心,这是什么道理!” 魏征说:“不瞒许先生,下官自幼习得仙术,推算最为精准,保证陛下不会死。” 正说着,只听到棺材里连声大叫:“淹死我了!淹死我了!” 吓得文官武将们心慌意乱,皇后嫔妃们胆战心惊。一个个脸色如同秋后枯黄的桑叶,腰肢好似春前柔弱的柳条。储君双脚发软,难以扶起丧杖尽哀礼;侍长魂飞魄散,怎么能戴上梁冠遵循孝礼?嫔妃们摔倒在地,彩女们东倒西歪。嫔妃摔倒,就像狂风吹倒衰败的芙蓉花;彩女歪斜,好似骤雨冲歪娇艳的菡萏。众臣惊恐万分,骨软筋麻,战战兢兢,痴痴傻傻。把一座白虎殿弄得像断了梁的桥,闹丧台就如同倒塌的寺庙。此时,众宫人都跑得无影无踪,谁敢靠近灵柩扶灵?多亏了正直的徐茂功、明理刚正的魏丞相、有胆量的秦琼、勇猛莽撞的敬德,他们上前扶起棺材,叫道:“陛下有什么放心不下的,说给我们听,别装神弄鬼,惊吓了眷属。” 魏征说:“不是装神弄鬼,这是陛下还魂了。快拿器械来!” 打开棺盖,果然看见太宗坐在里面,还在喊:“淹死我了!是谁救了我?” 茂功等人上前扶起太宗,说道:“陛下苏醒过来,别害怕,臣等都在这里护驾呢。” 唐王这才睁开眼睛说:“朕刚才好苦啊,躲过了阴司恶鬼的劫难,又遭遇了水面上的灭顶之灾。” 众臣说:“陛下宽心,别害怕,哪来的水灾呢?” 唐王说:“朕骑着马,正走到渭水河边,看见双头鱼嬉戏,被朱太尉狠心将朕推下马来,掉进河里,差点淹死。” 魏征说:“陛下的鬼气还没有消散。” 急忙让太医院进献安神定魄的汤药,又安排了粥膳。太宗连续服用了一两次,才恢复元气,清醒过来,知晓人事。算起来,唐王死去已经三昼夜,如今又回到阳间做君主。有诗写道:“万古江山历经多次变迁,历代兴衰成败各有不同。周秦汉晋有许多奇事,可谁能像唐王这样死而复生?” 当天天色已晚,众臣请太宗回宫休息,各自散去。第二天早上,众人脱去孝衣,换上彩服,一个个身着红袍,头戴乌帽,一个个系着紫绶,佩着金章,在朝门外等候宣召。
话说太宗服用了安神定魄的药剂,又喝了几次粥汤,被众臣扶进寝室,一夜安稳入睡,保养了精神,直到天亮才起身,抖擞精神,展现出威严的仪态。看他是如何打扮的:头戴一顶冲天冠,身穿一领赭黄袍。系着一条蓝田碧玉带,脚蹬一对创业无忧履。相貌堂堂,胜过当朝众人;威风凛凛,重新振兴今日大唐。好一个清平有道的大唐王,起死回生的李陛下!唐王登上金銮宝殿,聚集两班文武官员,众人高呼万岁之后,依照品级分班站立。只听到传旨道:“有事的出班启奏,无事的退朝。” 这时,东厢走出徐茂功、魏征、王珪、杜如晦、房玄龄、袁天罡、李淳风、许敬宗等人,西厢走出殷开山、刘洪基、马三宝、段志贤、程咬金、秦叔宝、胡敬德、薛仁贵等人,他们一起上前,在白玉阶前俯伏启奏道:“陛下之前做了一个梦,为何过了这么久才醒来?” 太宗说:“日前接到魏征的书信,朕感觉神魂离开了宫殿,只见羽林军请朕出去打猎。正走着,人马突然消失了,又看见先君父王和先兄弟在争吵。正难以排解的时候,看见一个头戴乌帽、身穿皂袍的人,原来是判官崔珪,他喝退了先兄弟,朕把魏征的书信交给他。正在看信的时候,又看见青衣人拿着幢幡,引朕进入里面,来到森罗殿上,与十代阎王叙谈。他们说那泾河龙诬告我答应救它却又将它杀害的事情,朕就把之前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。他们说已经三曹对案完毕,急忙让人取来生死文簿,查看朕的阳寿。当时崔判官呈上簿子,阎王看了说,寡人有三十三年的天禄,才过了十三年,还应该有二十年阳寿,就马上让朱太尉、崔判官送朕回来。朕与十王告别,答应送他们瓜果表示感谢。从森罗殿出来后,我看见阴司里那些不忠不孝、非礼非义、糟蹋五谷、明欺暗骗、大斗小秤、奸盗诈伪、淫邪欺罔的人,遭受着磨烧舂锉的痛苦,煎熬吊剥的刑罚,人数千千万万,看都看不完。又经过枉死城,那里有无数的冤魂,全都是六十四处烟尘的叛贼、七十二处草寇的魂灵,挡住了朕的去路。幸亏崔判官作保,借了河南相老儿的一库金银,买通了鬼魂,朕才得以继续前行。崔判官让朕回到阳世后,千万要举办一场水陆大会,超度那些无主的孤魂,还反复叮嘱了这些话才分别。从六道轮回处出来后,朱太尉请朕上马,马跑得飞快,来到渭水河边,我看见水面上有双头鱼嬉戏。正在欢喜的时候,他抓住我的脚,把我推下水中,朕这才得以还魂。” 众臣听了这番话,无不称贺,于是将此事编发传报,天下各府县官员纷纷上表称庆,暂且不提。
再说太宗又传旨赦免天下罪人,还审查狱中重犯。当时审官将刑部判处绞刑和斩首的四百多名罪人名单呈上。太宗下令将他们释放回家,让他们拜别父母兄弟,把家产托付给亲戚子侄,明年的今天再到官府,接受应得的刑罚。众犯人谢恩后离去。太宗又发布了抚恤孤儿的榜文,还清查宫中老幼彩女,共有三千人,下旨将她们许配给军士。从此,朝廷内外都呈现出一片善政的景象,有诗为证:“大国唐王恩德深厚,德行超过尧舜,万民富足。四百死囚都离开监狱,三千怨女被放出皇宫。天下众多官员为陛下祝寿,朝中众宰臣祝贺陛下如龙归位。善心一念,上天定会保佑,福荫将传十七代。” 太宗释放宫女、放出死囚之后,又发布御制榜文,传遍天下。榜文写道:“乾坤浩大,日月照耀,一切都清晰分明;宇宙宽广,天地不容奸党。耍心眼、用手段,报应只在今生;广行善事,即便所求不多,获得的福泽也不必等到后世。千般巧计,不如本分做人;万种强暴之徒,怎比得过随缘节俭。内心慈善,何须费力去诵读经文?要是一心想着损害他人,就算读遍如来的全部经典也是枉然!”
从这时起,天下没有一个人不行善举。一方面,朝廷贴出了招贤榜,招募能进献瓜果到阴司的人;另一方面,太宗命令从宝藏库中取出一库金银,派鄂国公胡敬德前往河南开封府,寻找相良偿还借款。榜文张贴了几天后,有一位愿意应命进献瓜果的贤能之人出现了。此人是均州人士,名叫刘全,家中资财万贯。只因他的妻子李翠莲在门口拔下金钗施舍给僧人,刘全责骂了她几句,说她不守妇道,擅自走出闺门。李氏忍气不过,竟上吊自杀了。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,日夜悲伤啼哭。刘全不忍心看到这一幕,无奈之下,他舍弃了自己的性命,抛弃了家中的一切,丢下儿女,甘愿以死进献瓜果,于是揭下了皇榜,前来拜见唐王。唐王传下旨意,让他前往金亭馆,头顶一对南瓜,袖子里带着黄钱,口中含着药物。
刘全果然服毒而死,他的一缕魂灵,头顶着瓜果,很快便来到了鬼门关前。把门的鬼使大声喝道:“你是什么人,竟敢来到此处?” 刘全回答道:“我奉大唐太宗皇帝的钦差之命,特意进献瓜果给十代阎王享用。” 鬼使听后,欣然为他引路。刘全径直来到森罗宝殿,见到阎王,献上瓜果说道:“奉唐王旨意,远道进献瓜果,以感谢十王的宽宥之恩。” 阎王十分高兴,称赞道:“好一个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!” 于是收下了瓜果。接着阎王询问进瓜人的姓名以及来自何方,刘全回答说:“小人是均州城的普通百姓,姓刘名全。因为妻子李氏上吊身亡,撇下儿女无人照顾,小人甘愿舍弃家庭子女,舍身报国,特地为我王进贡瓜果,答谢各位大王的厚恩。” 十王听后,立即命令查看刘全妻子李氏的情况。鬼使迅速将李氏带到森罗殿下,让刘全夫妻得以相会。夫妻二人倾诉完离别后的种种,便向十王回谢宽宥之恩。这时,阎王查看生死簿,发现他们夫妻二人都有登仙的寿数,便急忙派遣鬼使送他们还魂。鬼使上前启奏道:“李翠莲归阴已久,尸首早已不存在,她的魂灵该依附到何处呢?” 阎王道:“唐王的御妹李玉英,如今寿数已尽;你可以借她的尸首,让李翠莲还魂去吧。” 鬼使领命,带着刘全夫妻二人的魂灵还魂。一路阴风阵阵,径直来到了长安大国。鬼使将刘全的魂灵,送进金亭馆里;把翠莲的灵魂,带进皇宫内院。此时,玉英宫主正在花阴下,缓缓地在绿苔上漫步,鬼使猛地扑上去,将她撞倒在地,活捉了她的魂灵,然后把翠莲的魂灵,推进了玉英的身体里。之后,鬼使返回阴司,暂且不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