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何坛主归家探亲,话说登基惠山村(2 / 2)

迷雾星球的曙光 卢世锋 1384 字 20小时前

火塘里的栗木噼啪炸开火星,映得满室暖融融。妙成凤咬了口土豆,甜香的热气直冲鼻腔,恍惚间竟想起儿时随阿爹去金山村的光景。何晓娜正被母亲拉着问长问短,金莺儿忽而指着女儿衣襟上的焦痕,嗔怪道:“这是怎么弄的?”何宏杰闻言问道:“可是路上遇到了山匪?”

“哪有什么山匪!就是有山匪我想也不是成凤的对手,她比当年的我舅妈还厉害呢”何晓娜笑着把山猪的事说了,惹得满堂大笑。何宏杰说道:“我知道我们王上功夫了得,我曾经在金山村你外公葬礼的那日,见过她耍”。妙成凤望着围坐火塘的一家人,说道:“我怎么可能比王母厉害呢”,说话间,何爷爷往她碗里夹了个最大的饺子,问道:“公主今年多大了?”。妙成凤恭敬的回答道:“孙女今年十五了,马上就十六了”。说完她忽然觉得,这普通人家的生活,竟然比王宫舒坦自在。

火塘的火苗噼啪作响,何爷爷往炉膛里添了块干柴,橘色火光映在妙成凤脸上。金莺儿给她碗里续了勺热汤,轻声问道:“凤儿,听晓娜说你自小在天水县的归谷村你舅舅家长大,那里比金山村如何啊?你可知道如今这金山村,都修了青石板路,说是直通鹿泉县城,可气派了。”

妙成凤搁下汤碗,眼底泛起笑意:“自从阿母登基以后,我和我哥就被接到王宫了,不知道天水县归谷村这几年如何呢。阿母登基后,说要让金山村的乡亲们不再走泥坑路,看来是真的。”她用勺子搅着碗里的山药,“听说还翻新了以前的道办学堂,笔墨纸砚全是道育部直拨的银子。”

何宏杰抹了把胡子,声音里透着感慨:“可不是!去年秋收,县里派了三辆马车来收粮,说是按市价翻倍买。我和你爷爷拉了两车小米去,换的钱够全家过三个丰年!”

金莺儿补充道:“县衙来人还在村头建了医馆。听说药材是国家医办部有补贴的,张郎中带着徒弟们挨家挨户瞧病,可方便了,隔壁李婶的老寒腿,就是医馆的艾灸给治好的。我还听说金山村祠堂前立了功德碑?碑上刻着舅妈的名字呢!”。

妙成凤听罢,抢着说道:“如果我阿爹王母知道了肯定就拆了,他不允许这样,他们总说道外其身而身存,后其身而身先呢”。何晓娜说道:“表妹说的正是,我们不能阻止村民的感谢之情,可是我们学道之人可不能执念于此啊”

何宏杰说道:“你俩说的我懂,如果没有好的政策,金山村的道办金君宝也不可能翻修学堂,祠堂、水井加固、还有每年腊月发的棉衣粮食...乡亲们都说,自从妙元女王掌事,金山村的日子就像泡在蜜罐里”。妙城凤望着火塘里跃动的火苗,语气不自觉温柔,“王母常说,金山村是根,把根扎好了,树才能长得高。”

金莺儿眼眶泛红,轻轻拍了拍妙成凤的手:“好孩子,你王母这些年不容易。”她望向窗外飘雪,“就说这小川村,如今也跟着沾光,村口的石桥修得又宽又结实,夜里还有长明灯照着...”

“对了!”何宏杰突然一拍大腿,“年节的戏班子,连着唱了七天七夜!往年都是要去县城才能看上大戏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听到”

妙成凤咬着饺子,听着满屋子的欢声笑语,忽然觉得喉咙发紧。这温暖的人间烟火,不正是王母日夜操劳想要守护的模样吗?窗外的雪还在下,可屋里的暖意,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炽热。就在这年味渐浓的日子里,妙成凤思绪忽然拉回了象成国的牛背山村,不知道师姐慕容雪家里的年是怎么过的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