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施柔探学揭奸谋,正邪战斗临夏城(2 / 2)

当晚,盛施柔提前来到废庙,躲在暗处观察。不久,道办大人鬼鬼祟祟地赶来,身后还跟着临夏城的总督。

“那些东洋来的典籍都安置好了?”总督压低声音问道。

“放心,都藏在学堂的地窖里。”道办大人得意地说,“只要再过些时日,这些学生就都会成为我们的人。到时候,整个蚕盛国都是东洋票行的天下!”

“哼,多亏了东洋人的‘灵眼会’,那些百姓才会如此听话。”总督狞笑道,“等盐盛国那边也搞定,我们就可以……”

两人的对话被暗处的盛施柔听得一清二楚。她强忍着愤怒,悄悄摸出怀中的竹筒,将蜡丸信鸽放飞。这是与楚砚约定的信号,只要信鸽飞到王宫,支援很快就会到来。

就在这时,一阵阴风吹过,道办大人突然警觉:“谁在那里?出来!”

盛施柔知道自己暴露了,索性从暗处走出,冷笑道:“好一个道办大人,好一个总督大人!原来你们就是勾结东洋票行的内奸!”

“是你!”总督脸色大变,“来人,给我抓住她!”

四周突然涌出数十名黑衣人,将盛施柔团团围住。盛施柔握紧腰间的白玉环,想起荣贵妃的教诲,心中涌起一股浩然正气:“你们以为这样就能得逞吗?正义或许会迟到,但永远不会缺席!”

千钧一发之际,远处传来马蹄声。楚砚带着王宫侍卫及时赶到,剑光闪烁间,黑衣人纷纷倒地。道办大人和总督见势不妙,转身欲逃,却被盛施柔甩出的软鞭缠住脚踝,重重摔倒在地。

“带走!”楚砚一声令下,侍卫们将两人押走。盛施柔望着天边的晚霞,心中感慨万千:“这场正邪之战,我们总算迈出了关键的一步”。然而,他们不知道的是,在盐盛国,东洋票行的阴谋仍在继续,更大的危机,正在盐盛国悄然酝酿。

临夏城的晚霞还未褪尽,楚砚已跪在王宫大殿领命。王后冯妙如说道:“我已收到盐盛国王的回函,你去临日村打探情况,这里有盐盛国王的亲笔授权信,你去了交给那里道办学堂的负责人苏璃,她父亲就是临日村长,把情况告诉他们准备防范\"。盛施柔站在母后身侧,指尖死死抠住裙裾——她比谁都清楚,看似平常的客窜,不知道藏着怎样的凶险。

\"楚砚,盐盛国已备好通关文牒与暗哨接应。\"王后将密函郑重交予楚砚,\"但切记,不到万不得已,不可暴露真实身份。\"楚砚叩首时,余光瞥见盛施柔欲言又止的神情,心头泛起涟漪。待他起身接过青铜虎符,才发现虎符暗格里藏着枚小巧的银铃,正是那日在临夏学堂混战中,盛施柔发间掉落的饰物。

楚砚将银铃贴身藏好,转身踏入暮色。三日后,他抵达盐盛国边境,掏出通关文牒时,戍卫统领瞥见文牒上盐盛国王的朱砂印,肃然放行。官道上尘土飞扬,楚砚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临日村,腰间玉佩随着马匹颠簸轻撞,那是临行前盛施柔偷偷系上的,刻着\"平安\"二字。

临近村口,道办学堂的飞檐已映入眼帘。楚砚下马整衣,却见两个孩童嬉闹着从身边跑过,其中一个怀中抱着的书卷,封皮赫然印着扭曲的太极图案——正是在临夏城见过的《灵眼圣典》伪装样式。他不动声色尾随至学堂后门,正欲敲门,忽听墙内传来激烈争吵。

\"苏璃!对抗东洋阴谋,那是帝师会大势力的能力,我们在这博弈中赚点小钱,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\"只听见一位老声说道。\"东洋票行如果能在我们临日村成立,我们也能落下实实在在的好处!\"楚砚瞳孔骤缩,透过窗缝望去,屋内烛光摇曳,一名头戴斗笠的男子正将一袋金锭拍在桌上,而被称作苏璃的女子背身而立,腰间佩有短刃。

\"阿爹!你是这里的村长,怎么只顾着自己呀?如果王上知道东洋商行就是灵眼会的代言人,绝不会批准建立,那时反而阿爹成了勾结东洋的罪人。再说了,临日村的道办学堂是我们国家对抗东洋邪说的桥头堡,怎能沦为邪说温床?\"苏璃猛然转身,月光照亮她决绝的面容,正是楚砚要找的接头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