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比如大牛家的人,大牛爹夫妻俩就想着有劲往一处使。
想着让大牛爹带着大牛去见识见识。
而他家老爷子就死活不愿意。
还在院子里面撒泼打滚,放出话来:“你们俩只能去一个,家里咋也得留下几个壮劳力。
难不成还指望我和你娘那么大年纪,下地干活吗?”
绿头巾婶子有些烦躁,她如今在食品厂干的好好的。
如果大牛爹真的走了,地里的活儿确实少人干。
大牛再一走,那就更没人了。
老爷子显然也是这个想法,他们在地里刨食一辈子,无论咋样,都不想把地荒废掉。
更何况,现在也不允许啊。
虽说已经实行了家庭联产责任制,但也要交公粮,每年的公粮数,都是固定的。
绿头巾大娘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,重重地叹了一口气,为难地看着大牛爹。
说实在话,她更想让大牛出去见见世面。
小孩子不上学了,从十四五岁就开始漫山遍野的跑。
成年以后就结婚,结婚以后就要围着地打转。
难不成一辈子就这样了吗?
绿头巾大娘亲自把老太爷扶起来:“爹,你说的意思我们都明白。
现在想想,您说的很对,一个家总得留着能干活的人。
我们今天晚上再商量商量,是让大牛出去,还是让大牛爹出去?”
老太爷有了台阶下,也顺着绿头巾大娘的劲儿爬了起来。
“你们能想明白就好,无论外面有多挣钱,咱们农民,地就是根。
啥也不干,也得把地种好!”
大牛看了看自家爹,又看了看爷爷,一时间有些拿不准主意。
晚上吃过饭,一家人就坐在院子里商量,到底谁去?
大牛爹黝黑的脸上闪过些许笑意:“让大牛去,出去长长见识。
再说了,咱们家和小野的关系也比较好。
真有啥的,小野难不成会视而不见?”
绿头巾大娘用力的朝他背上拍了一巴掌,发出清脆的响声。
疼得大牛爹呲牙咧嘴。
“你这是干啥呀?”
“我打你嘴不知道把门!”
绿头巾大娘深吸了一口气,拉过大牛的手,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大牛啊,别听你爹那一套。
出门在外,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!
就像陆大队长说的,你们前期要跟着别的工程队干,手把手的去学。
把技术学到手里,以后哪怕不在那里干了,也有个能吃饭的家伙事。
最关键的是,这情谊用一分少一分,小野是和咱们家的关系不错,可你要是没有真材实料,只会被人慢慢边缘化。
人家还了这一份情以后,也懒得和咱们再来往了。
再说了,什么叫人情往来,有来才有往。
你如果念着这点子恩情,上杆子往上爬,以后就没有往了,知道吗?”
大牛都快成年了,平时脑子比较活泛,自然清楚自家娘这是啥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