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伯利亚城去年首次尝试种植土豆,结果令人惊喜地迎来了一场大丰收!
然而,这座城市显然不能仅仅依赖于土豆的种植来维持生计和发展。于是乎,今年他们决定进一步探索新的农业领域——试种小麦,主要因为西伯利亚大平原天气太冷,适合种植小麦、水稻的节气时间太短。
在汉族人的传统饮食习惯里,只有粟米、麦子以及稻米,才能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正经粮食。相比之下,土豆更多时候只是作为一种应急备用的食物存在短,当菜吃也可以,可是要将土豆当成主粮,汉人大多接受不了。
事实上,就连强大的大秦帝国都已经出现了将土豆用于喂养牲畜,喂家猪的现象出现,这无疑表明土豆尚未成为汉族人民日常饮食中的主流食物。
若想让西伯利亚城蓬勃发展,商业的兴起必不可少。周边其他城池需要与其相互配合、互为补充,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。
毕竟,仅靠大秦从遥远的内地,进行长期且大规模的经济补贴,这种模式终究难以持续下去。更何况,如今的西伯利亚城局势并不安稳。
英勇无畏的窦尔墩正带领着他那支威风凛凛的铁甲骑兵,与凶悍的维京海盗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追逐较量,不是维京海盗有多厉害,而是如何能在冬季前围堵住他们。
与此同时,还有那些跑到西伯利亚平原上来放牧牛、羊、马的东斯拉夫人,给这里的治安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这些蛮族不仅能够迅速适应西伯利亚恶劣的气候条件,对当地复杂多变的地形更是了如指掌。
更为棘手的是,他们各个小部落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共同信仰,彼此团结互助,宛如一群打不死的小强一般,始终紧紧纠缠着铁甲骑兵不放。
只要一遇到汉人,便会毫不犹豫地大开杀戒。
一遇到那铁甲骑兵,敌军往往便会一哄而散或是选择投降。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些投降之人没多久后竟然再次反叛。若是将他们全部斩杀,无疑将会结下血海深仇;可若不杀,又实在难以对其进行驯化教育。
窦尔墩此人并非纯粹的汉人,他身上流淌着蛮族人的血脉,从骨子里就缺乏耐心。当他刚刚抵达西伯利亚城的时候,勉强能够遵循大秦军方制定的攻伐战略行事。
一旦有汉人工匠出现伤亡情况,他所能想到的应对之策唯有不停地杀戮,直至将敌人赶尽杀绝方可罢休。如此一来,窦尔墩所率领的铁甲骑兵声名狼藉,至少对蛮族来讲。
不仅如此,就连那些无辜的涅涅特人、汉特人和曼西人,等族群也受到牵连,可谓躺着也中枪。这使得窦尔墩及其铁甲骑兵异常忙碌,一方面需要严防死守维京海盗与大秦争夺,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大平原,另一方面还要时刻警惕东斯拉夫人妄图渗入这片大平原。
与此同时,那些汉人工匠们不仅要组织,善于驯服麋鹿和饲养马匹的汉特人种植土豆,而且还要小心提防斯拉夫人以及维京人的劫掠行径。
所幸的是,维京人并未将斯拉夫人视为自己的同胞,反倒是将他们当作奴隶一般对待。
这里的蛮族都是穿皮毛的野人,根本没有见过布料,更不习惯穿布料衣服,主要是他们只会用野兽皮毛制作衣服。
在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平原之上,发现敌人很容易,可要是骑兵骑马追上敌人非常的困难,除非敌人丧失警惕性,让铁甲骑兵模到敌人聚集地,才能保证蛮族逃不了。